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交流,莆仙地区的商业发达起来,南来北往,城乡交汇,外资外商不断增加,吸引了不少外地民工涌向莆仙。与此同时,莆仙人也在不断外流,普通话与莆仙方言一起成为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尤其是新一代的年轻家长,受教育程度以及与外界的接触和交流,使他们对普通话的交际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因而他们的家庭语言教育也有了新的变化,很多家长把普通话作为第一语言教给孩子。因此本文试从莆仙地区的家庭入手,分析目前中小学生的普通话使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研究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探讨其对策。希望可以为莆仙家庭语言教育提出适当建议。
一、莆仙地区家庭语言教育现状
(1)家长的语言态度、语言习惯
虽然不少家长的母语实际上是莆仙方言,而且目前的莆仙家庭中,某些公共场所中,莆仙方言的使用比例也不小,但统计仍然显示,家长们对莆仙方言的评价,无论是感情方面还是理智方面,都是低于普通话的。
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家长,把普通话看成主要是实用的、方便讲不同方言的人交流的一种交际工具;另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家长,把普通话看成有利于学好功课的工具。多数家长认为,学习莆仙方言的主要目的是在家庭中与老一辈的人沟通,仅有不到一半的家长表示不愿让自己的子女学习莆仙方言。还有一部分家长,并不明确表态愿不愿自己的子女学莆仙方言。
(2)家长对待普通话推广工作的态度
从性别来看,男性支持者略高于女性,女性反对者略高于男性;对推广普通话持无所谓态度者基本持平。从年龄来看,年龄越高的家长持反对态度者比例越高,年龄越低的家长支持率越高。从不同文化层次来看,受教育程度越低的家长持反对态度者比例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家长支持率越高。
(3)家庭内部语言使用状况
多数城镇家庭特别是核心家庭中,父母之间用莆仙方言交流,但和孩子却用普通话交流,而在与祖父母同住的主干家庭中,情况视祖父母的普通话水平而定。祖父母都会讲普通话的家庭,用普通话交流较多;而祖父母不会讲普通话的家庭中,孩子与祖父母交流则必须用莆仙方言。有些祖父母从乡下来到城里带孩子,不知不觉中也跟着孩子学会了讲一些简单的普通话。但是在农村,多数家庭父母、祖父母都讲莆仙方言,所以孩子第一时间学会的仍然是莆仙方言。在调查中同样发现,农村孩子语言发展水平比较落后,语言表达能力差。
(4)不同母语幼儿的普通话水平差异
以普通话为母语的幼儿发音的正确率明显高于以莆仙方言为母语的幼儿,而且从音量、表情、体态中可以看出,以普通话为母语的幼儿对音节的发音较明确,自信心较强。
二、莆仙地区中小学普通话推广现状
(1)中小学生的语言态度、语言习惯
虽然多数学生都认为普通话水平高一点好,但是达标校和非达标校的学生对此看法还是有差别的。非达标校学生中认为“能讲就行”的占到了近三分之一,说明他们对普通话讲得好不好持无所谓的态度。
(2)不同话题、场所使用的语言
在各种场合中,达标校学生在课堂上全部讲普通话的比例最高,其次则是在公共场合,他们在课外和家庭中大多使用普通话,偶尔穿插一些莆仙方言。非达标校学生全部讲普通话的场合也以课堂和公共场合居多,但是他们在家庭和课外所使用的语言仍然以莆仙方言为主。可见达标校学生使用普通话情况比较理想,而非达标校学生使用普通话的情况还有待提高。
(3)中小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及**各方面能力水平的差异
1、对小学生的语音测试结果
以普通话为母语的学生与以莆仙方言为母语的学生在词汇的掌握上差异显著。以普通话为母语的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较好地建构、运用词汇。小学生的语文成绩和普通话水平的对照应证了:“语言水平是语文水平的体现,凡是语言水平差的学生,他的语文水平也不可能好,可以说,语言水平高低与语文水平高低是基本一致的。”
2、对中学生的语音测试结果
以普通话为母语的学生在语言表达中均能自觉地使用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基本上摆脱了莆仙方言的腔调,运用普通话思维方式表达语义已成为习惯。进入中学,课程增加,学生们的知识面大大扩展,各种知识之间的融合也加强了;这要求学生们对书面语的掌握程度必须大大提高,与此同时,课程的考核侧重点也发生了变化;另外,青少年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交际手段也逐渐多样化起来,普通话不再是他们交流的唯一工具。因此中学生使用普通话的频率减少对他们学习成绩的影响不大。
三、莆仙家庭语言教育与学校普通话推广现状原因分析
(1)国家有关政策以及**语言环境变化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普通话推广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也给莆仙地区的普通话推广工作带来了良好的契机。“普通话与方言并存分用”“在公务场合使用普通话”是我国目前语言使用的主要格局。普通话作为通用语言,其使用比例与交际场合有密切关系,即场合越正式,普通话的使用比例越高。方言是家庭成员交流的主要用语,而在公共场合人们的主要交际用语则逐渐趋向普通话。
(2)莆仙地区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及语言环境
随着我国进一步贯彻改革开放的政策,**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地区间的经贸往来不断增强,南来北往的频繁使普通话的应用显得倍加重要。这种形势,在客观上必然有助于推动普通话的进一步普及,特别是在莆仙方言地区,普通话的推广工作将会大大加强。在大力推广普及普通话的同时,莆仙方言之所以能够以配角的地位保存下来,是有它本身的条件的。除了莆仙方言具有比较强势的**交际效能外,从文化历史的层面上看,莆仙方言作为莆仙民俗文化的载体,承载着较为丰富的地方历史文化财富,这些财富只有通过莆仙方言才得以保存下来。莆仙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四、提高中小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意见与建议
(1)对莆仙地区农村家庭语言教育的一些建议
政府应加大推广普通话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村家长的思想认识,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推广普通话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可以利用广大农村幼儿园进行宣传,优化家庭语言教育环境。一方面大力宣传普通话的重要性,帮助家长认识到自己的普通话水平会对幼儿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增强家长自觉使用普通话的意识;另一方面,借助各种家长会、讲座等形式向家长传授科学的语言教育策略,努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对莆仙地区农村中小学推广普通话的几点建议
创造一个讲普通话的语言环境。这关键要看学校领导对推广普通话的认识态度及所采取的措施。重点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普及普通话的问题,首先,提高广大农村教师的思想认识;其次,落实教师推广使用普通话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对症下药解决学生学习普通话的问题,在校园内实行普通话“单语制”,要求从学生、教师到学校领导,人人、时时、处处都讲普通话,创造一种讲普通话的氛围,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