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以来,仙游县石苍乡与游洋镇交界已发生了7次地震。缘何该地区地震如此频发?记者昨采访了省地震局有关专家。
据介绍,最近仙游发生的地震震区位于北西向“南日岛—沙县”断裂带附近。仙游的地震为构造性地震,属于震群型,这种地震的特点就是发生地震后,震级和规模在同等水平上有波动起伏,而且在这个地区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根据省地震局专家地震趋势会商意见,该震区不排除再次发生4.5级左右的地震。
据专家介绍,仙游县石苍乡与游洋镇交界近三年都有地震活动,但地震的震级和规模水平相近。根据全省地震前兆观测资料分析,目前未发现我省将发生破坏性地震的明显异常特征。震群型地震是属于我省正常的地震现象,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市民不必太过担心。
今年8月以来
仙游发生7次地震
●2013年8月3日凌晨2点43分,仙游县石苍乡五湖村与游洋镇双峰村交界处(东经118.76度,北纬25.64度)发生3.5级地震,震源深度4千米。全市有震感,由于震源较浅,震中区震感强烈。
●2013年8月9日中午,仙游县游洋镇双峰村与石苍乡五湖村交界(东经118.75度,北纬25.63度),16分钟内发生3次地震。根据福建省地震台网测定,分别是:13时37分发生2.2级地震,13时38分发生2.6级地震,13时53分时发生2.1级地震。
●2013年8月19日17时36分,仙游县石苍乡五湖村与游洋镇双峰村交界(北纬25.63度,东经118.75度)发生3.3级地震。全市普遍有震感。
●2013年8月23日清晨5时02分,仙游县石苍乡五湖村与田坑村交界处(北纬25.63度,东经118.76度)发生4.0级地震。全市有明显震感。
●2013年9月4日早晨6时23分,仙游县、永泰县交界(北纬25.6度,东经118.8度)发生4.8级地震,烈度达到Ⅴ度,震源深度10千米。
莆田历史上的地震
大地震1次
南日岛乌丘屿附近海域8.0级地震(1604年12月29日):莆田市境域曾于明万历三十二年十一月初九在南日岛乌丘屿附近发生8.0级大地震1次,震中位于北纬24.7°,东经119.5°。
中强地震3次
5级左右的地震称中强地震,一般情况下,这种地震能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或灾害。我市有史载以来,已发生此类地震3次。
1、兴化湾5.0级地震(1937年6月28日):震中位于北纬25.4°,东经119.2°。
2、南日岛5.2级地震(1992年2月18日):这次地震发生于1992年2月18日(农历正月十五)19时16分,震中位于北纬25.01°,东经119.40°,震源深度13公里。
3、平海湾4.8级地震(1999年8月5日):这次地震发生于1999年8月5日20时07分,震中位于北纬24.82°,东经119.3°,震源深度11公里。离莆田市区约70公里。
自1971年起,我市有了比较完整的弱震记录资料,1971-2005年发生于莆田市境域的地震共441次,其中3.0级以上的39次,4.0级以上的2次。
我市建成25处
地震应急避难所
目前,我市已建成25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其中Ⅰ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2个,Ⅱ类的4个,Ⅲ类的19个。
Ⅲ类应急避难场所:具备篷宿区、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供水、供电、排污系统、应急厕所、垃圾储运、通道、标志等设施。
Ⅱ类应急避难场所:在Ⅲ类的基础上增加消防、物资储备、指挥管理设施。
Ⅰ类应急避难场所:在Ⅱ类的基础上再配置停车场、停机坪、洗浴、功能介绍等设施。
避震常识
市地震监测与应急中心工作人员沈勇介绍: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撤离时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遇到地震时,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在屋里的人可以迅速跑到门外,跑出去后不要站在广告牌下。尽量找一些软体物件,如枕头、座垫等,护在头上再跑,以免头部被硬体砸到。跑出来后,在空旷的地方下蹲着,不要站立。如果住的是高层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尽可能也把大门打开,不然地震完之后,墙体受到影响,大门被挤压就无法打开了,人就无法逃离现场。人住在高楼遇到地震应该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再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体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怎样建房才有利于抗御地震?
①房屋平面布置要力求与主轴对称,并尽可能简单。
②房屋重心要低,屋顶用轻质材料,尽量不做或少做那些既笨重又不稳定的装饰性附属物,如女儿墙、高门脸等。
③房屋的高度和平面尺寸要有所限制,房屋之间应适当留建防震缝。
④结构要力求匀称,构件要联成整体,要采取措施加强连接点的强度和韧性。
⑤墙体在交接处要咬合砌筑,承重墙上最好设置圈梁,并在横墙上拉通。横墙应密些,尽量少开洞,屋顶与墙体应连成整体,预制板在墙或梁上要有足够的支撑长度。
|